“大数据”的 17 个结果
行业讲座 / Virtual 2020
Forge在EPC案中的工程应用
1. BIM在EPC工程案的效用:简介EPC工程案之特点、EPC项目管理重点,探讨BIM如何发挥最大EPC案工程效用。EPC工程案的总承包模式下, BIM的技术应用能增强EPC项目团队协同管理,使得BIM建筑信息于工程生命周期应用越显重要。藉由BIM信息化技术将EPC各阶段的环节、结合各工程专业、透通贯穿各参与方的信息,进而可整合和推展建筑的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实现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让迈向智能建造为可能。 2. 工程设计冲突议题收敛:Forge在工程设计时间,担任协同平台角色,将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机电工程师之设计冲突议题收敛,同时对各设计模型版本做历程管理。另辅以Dynamo自动化隧道设计,整合Civil 3D的路线设计,自动于Revit产生隧道设计。且于2D施工图,自动标示尺寸。 3. 施工监测警讯实时通知:工程施工阶段,对工地开挖实施水压、土压、变形等监测,将实时监测数据透过MQTT、REST等传输协议回传监控中心,以Forge 展示3D模型监测点位及监测数据及图形同步显示,并针对警讯点实时通知工地应对处理,特别是针对实时暴雨,可避免工程灾害。 4. 施工质量保证:透过BIM设计3D模型,将门、窗等材质、尺寸属性纳入生产要求,门窗由工厂生产时,即纳入QRCode管控,可与BIM 3D模型一对一对应。待于工地现场安装时, 工人可用手机扫描门窗上的QRCode,手机将显示门窗应安装位置的对应3D模型及2D图。此为模拟自动施工基础概念,可为后续真正自动施工演进之参考。
行业讲座 / Virtual 2021
站城一体、未来与科技的湾区之舞
深圳大运综合交通枢纽,是大湾区城市群联系纽带的重要节点,将打造成为深圳东部中心核心区、高水平的城市新客厅。 枢纽由地铁 3 号线、14 号线、16 号线,深大城际铁路等4条线路汇聚形成。建筑面积约16.7万平米,总投资约50亿。 针对枢纽设计过程中,大量使用非结构化数据,产生的信息冗余、数据衰减、专业信息冲突等问题,提出PDMO数据协同设计方法。 PLAN:方案设计; DATA:数据协同;MODLE:模型孪生;OUTPUT:成果输出; 基于Revit自主研发的数据及监控盘三维协同设计系统,在同一平台上实现三维协同设计,高效完成设计、沟通、协同工作。实现在25分钟内,完成枢纽主体框架的模型孪生。在15分钟内,完成出入口正向设计。实现1分钟内自动完成完整的盾构区间模型创建。 评估系统 数字化评估系统,系统基于数据库技术,将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施工、运维信息和标准规范作为数据基础,构建数字化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大运枢纽工程,提取BIM模型信息,在满足数字化交付率的前提下,将其与标准数据进行比对,评价项目的合规性及合理性,形成完整的设计与评估参数、操作、软件生态体系,进一步确保了数字化设计的质量与效率。 正向设计出图 大运枢纽造型新颖独特,结构形式复杂,为设计者带来挑战,在深度结合国内现行出图标准前提下,基于正向设计的原则开发自动出图工具,包括一键出图、快速标注、构件精准定位等功能。创新性的将三维和二维表达相结合生成图纸,直观呈现设计方案,形成企业三维图册标准。BIM正向设计出图效率提高了91.3%。 绿色建筑 在设计阶段深度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利用BIM技术对指标项进行模拟,实现项目的前评价,应用于方案优化。包括:客流模拟,实现枢纽公共空间优化;疏散模拟,实现枢纽逃生空间优化;采光模拟,实现枢纽空间采光通透性优化;烟气模拟,实现枢纽防灾减灾优化。实现建筑空间有效率提高30%以上,绿色建筑核心指标吻合度提高35%以上。 施工模拟 基于revit平台开发智慧建造模块,为工程筹划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有效保证施工进度。 真实还原了多个连接节点处异形节点,有效指导了现场的施工作业。 开发地下管线模块化生成软件,为方案实施提供重要指导。 数字化管理平台 数字化管理平台,将枢纽与周边的三维实景模型进行集成和信息关联,实现对模型精准化、一体化展示,进一步将智慧城市理念精准落地。
行业讲座 / Virtual 2020
Forge赋能CIM,在新基建中创新与应用
提纲: 1. 相较于老基建,新基建的重点在哪里?如何实现新基建的效益最大化?新基建的实施路径。 2. CIM(城市信息模型)已成为智慧城市未来发展趋势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CIM引擎”加速新基建升级,快速搭建数字孪生 为城市管理智慧加速。 3. Autodesk Forge 平台赋能CIM实现智慧建筑的数据互联(如空调、消防、给排水、供配电等建筑智能化子系统):数据管理、数据提取、数据转换、解决方案。 4. CIM在新基建中探索和应用:赋能建造、技术架构、数据发展、应用介绍。 课程内容有望帮助智慧城市框架下的各行各业较好的应用CIM技术。 通过“模型+数据”、“时间+空间”等技术手段,在技术层面跨领域进行多源数据融合,打通数据壁垒,依托数据及算法,将“智慧”赋能产业领域。并通过平台提供的标准化服务,降低合作伙伴使用门槛,缩短落地周期。CIM在新基建的探索及应用将包括以下内容:1)数字建造:利用BIM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着重关注建造行业全生命周期,进而达到提质、降本、增效的目的。2)数模融合:基于CIM引擎,将GIS、BIM等2D/3D模型与IoT设备信息、行业工艺、业务数据等进行互联互通、深度融合,通过各子系统间互动,达到“时空数据全息图”效果。3)数据AI应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感观和智能。通过越来越强大的算据、算法、算力、实现及超越人的学习、推理、思考、规划能力。如预测、诊断、自动控制、智能决策等。
行业讲座 / Virtual 2020
大型工业院设计数据及流程管理实践:Vault Pro在中冶京诚机械设备、电气和民建设计部门中的应用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从事冶金工程咨询、设计、工程承包业务的国家级大型科技型企业,60多年来,先后为国内外500余家客户提供了近6000项工程技术服务,参与完成了宝钢、鞍钢、武钢、太钢、首钢京唐、河钢等国内钢铁企业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海外工程业务拓展至美国、俄罗斯、韩国、伊朗、印度、孟加拉、印尼、越南、尼日利亚等27个国家。在历年国家住建部、勘察设计协会等年度排名中,均位居行业前列。中冶京诚的业务领域也从单一的钢铁冶金工程延伸至市政、公路、公用基础设施、建筑、水务等多个行业。中冶京诚以技术研发为先导,拥有机械设备设计、电气设计、工程建筑设计、民用建筑设计等多个研发与设计部门,研发与设计人员多达1000余人,使用Autodesk公司的 AutoCAD、Inventor、Revit等多种设计工具软件,也使用其它公司的多种机械、电气和建筑设计和仿真分析软件。在此基础之上,产生了大量的设计数据,这些数据需要伴随着中冶京诚几十年积累的业务流程在成百上千的人员中流转。如何跨专业跨部门管理这些数据与流程?如何在部门内部和外部做好协同?成为中冶京诚的巨大挑战。 本课程从业务需求分析入手,探讨如何整体规划数据管理的架构,进而确定需要定制哪些接口、流程,最终落实到Autodesk Vault Pro的实施、配置和定制开发。是中国较大规模的Vault Pro应用实践。
行业讲座 / Virtual 2020
基于BIM的船闸工程建设质量和费用的管理
基于BIM技术的构件级精细化全面管理创新管理手段和流程,能够提高船闸项目管理效率和水平,对保障船闸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费用等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船闸工程质量信息的时效性、可追溯性是质量管控的核心,也是长期困扰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难题。传统施工材料质量管理缺少针对性,难以与施工构件一一对应,质量信息可追溯性不强;质量信息录入一般采用手写记录的方式,效率低下,“补资料”、“资料外包”现象严重,数据真实性、可靠性、时效性差。基于BIM的项目管理系统以工程构件级精细化全面质量管理为管理手段,建立了BIM模型与质量信息的关联关系,强化项目质量管理,将每种构件的施工过程划分为不同的施工工序,每种工序包含不同的质量检验标准和施工过程质量检验数据,项目参与人员可以利用手机、平板和手提电脑同步提交质量检验资料,资料中包含了构件名称、质检人员的位置、现场实况图片以及与质量有关的人机料法环等关键信息,并且只有上一道工序质量验收通过,才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质量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时效性。同时将质量资料以构件为单位归档,输出行业主管部门要求的质量管理台账。构件质量检验合格后,通过点击BIM模型构件,可以查看其质量成长过程。充分实现了质量信息可追溯、质量管控精细化的目的。项目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BIM模型颜色变化等手段及时了解工程所有构件的质量验收状态,及时掌握工程动态。 船闸工程费用控制的任务是使工程费用在不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和生产操作安全的条件下,不超出合同规定的计划范围,并保证每一笔费用支付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工程款的计量支付是工程费用控制的核心内容,也是业主方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BIM项目管理系统将工程量清单细化到每个工程构件,实现了每个构件工程量和BIM模型的一一对应,让每个构件有量可依,有价可询,实现了构件级的精细化计量支付管理。同时,利用BIM模型可唯一记录和直观显示工程构件计量支付状态,防止重复计量;计量支付与质量验收数据相关联,只有质量检验合格才允许计量,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多记的情况。同时运用项目管理系统的数理统计和分析功能,可以快速统计计算工程费用,工程在计量支付审批完成后还可以导出行业主管部门要求的计量支付台账,提高了计量支付效率。
行业讲座 / Virtual 2020
施工企业BIM系统研发和应用实践
当前,建筑业处在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的关键期,数字化、智慧化、新型工业化等技术不断渗透,建筑业数字化变革的趋势已不可逆转。新时期发展给建筑业提出了新要求,国内施工企业大多开始了解并应用BIM技术,但是从深度和广度上来看都有一定局限。 我们将围绕正向设计、建筑工业化、运维做框架来具体介绍对新时期发展要求的理解以及具体系统研发和应用实践: 1. 基于BIM的设计族库及样板系统,可根据项目不同阶段发布行业统一数据标准、模型标准,实现在项目不同应用阶段BIM交付数据的可传递、可复用、不断扩充及各BIM应用系统的数据兼容。系统集成构件库及产品数据库两大部分,采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储存,通过修改sqlserver数据库中相应键值即可实现构件信息的修改。同时,AOps族库系统内置建筑、结构、机电样板系统,用户可自行上传样板文件,通过权限共享样板,实现各项目建模标准、数据标准的全面统一。 2.基于BIM的模块化建筑系统,以平战结合、军民融合、永临结合为方向,研发钢框架模块化建筑,解决建筑快速集成交付、绿色节能的问题。内嵌数字化交付与智能运维系统,实现部件可视化、实时监测、设备预警、能耗分析、设备维保等功能,支持近端和远端运营维护。 3.基于BIM的运维系统,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及智能运维算法进行有机结合,形成集监测、控制、检验、维护于一体的机电一体化智能运维系统,从而提高建筑机电系统的健康与智能化程度。 通过以上实践的介绍,展现我们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的案例。
行业讲座 / Virtual 2021
从业主视角看工厂建设中的BIM管理
该案例属于汽车工厂类项目,内含总装车间、车身车间、涂装车间、外场及其他附属设施等。BIM管理涵盖前期的标准、设计、算量、招投标、施工、平台及运维的探究等。 标准的建立是BIM实施的基础,为了保证各家设计院参与时使用统一的标准,业主在前期与BIM顾问设立了BIM标准,标准包括文件命名标准、族命名标准、构件命名标准、LOD标准、FM LOD 标准等,方便模型管理,统一模型深度。在设计阶段,本项目案例采用正向设计,BIM在设计阶段发挥了保证设计质量的应用,与设计院每个星期进行模型交互,每个星期都将进行项目例会,在例会上,BIM顾问针对此星期的模型问题与设计院进行讨论,并根据更新的模型核查关闭之前的问题,保证每个星期模型进行更新,从而保证模型的质量。在算量阶段,BIM顾问根据算量清单进行模型算量,清单的变化更新算量数据,在与招标公司进行算量比对时,进一步发现模型与招标公司的算量差异,更加快速准确的得到工程量。在招投标阶段,BIM顾问辅助业主梳理施工阶段的BIM应用,并发布BIM要求。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利用设计阶段BIM模型进行深化,避免施工单位的二次建模,保证施工单位一模到底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模拟,保证施工进度。在施工单位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对模型的设备进行替换,保证施工现场与模型设备一致;在实际的施工过程,要求施工单位先出模型再进行施工,将复杂节点进行会议讨论,保证模型与现场的一致性。在平台应用方面,业主自行开发一套BIM管理平台,平台中可进行施工过程的监管,如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深化设计、信息问询单、材料报审、ITP检查、物资出门、CAH等一系列施工交付流程的开发。确保施工过程有记录可查,施工管理进行在线管理,施工过程有理可据。在移交阶段,业主自行开发CAH流程,从项目预验收到联合验收,到文档交付都在线实时查看,避免多部门交接扯皮,保证交付的质量和时间。平台支持模型在线查看,在施工现场比对模型,在开会查看模型,在交付核查问题时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关于运维的探究,在施工阶段将模型信息填充完整,在运维平台中进行设置,希望实现传感器与模型的联动,进一步实现BIM在运维的使用。
1 - 17/17 个结果